God,看了下这里的战列舰尺寸:长5Km?这种怪物得多少质量?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不要以为宇宙没有重力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想造多长就造多长
质量不会因为重力加速度的消失而消失的,也就是说,惯性仍然存在
作为一艘战舰,适当的机动性是必须的吧?如果要让它动起来,就必须有越大越好的加速度。
F=Ma,所以加速度与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质量越大,加速度越低
转向时会有力矩,转向力矩将使舰体承受巨大的应力,现有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泊松比都有,可以用性能比较好的钛稍微估计一下,2.5Km的力臂会带来什么后果,我没有计算过就不乱说了,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科幻,幻想可以,不能太离谱的,否则就对不起“科学”了
:7_485:为什么现在都喜欢把几百年后的事情拿到现在这个时代来做比较呢?科学?100年前~飞机是幻想,那个时候人的观念是什么?一个大铁块怎么飞上天?怎么克服引力的问题?确实头大。100年后的今天,飞机是造的一个比一个大。还有就是有些科学,再地球上适用,再其他的地方就不适用。地球上纯在大气,有摩擦,所以飞机要不断的给一个向前的加速度,以至于它才不会掉下来,相反,宇宙中没有阻力和摩擦力,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再宇宙中,放额一个屁,那我估计你不再相反的作用力上放一个一样大小的P的话,你永远都别想停下来了。力臂?再宇宙中谈论力臂?宇宙中船体也是会有质量的,但是要看怎么去想。再宇宙中转向是用机翼转向吗?明显不是,而是用侧推(了解一下神州飞船怎么调资吧。)至少我们现在也知道,宇宙中的人造重力怎么能实现?就是叫物体围绕自身的中心点旋转,再其外壁会产生重力,这也无非是 用现在的科学依据去模拟出最实际最简单的人造模拟重力了,那几百年以后呢?能不能发明出来人造的模拟重力场呢?不确定,因为就目前而言,再宇宙中想模拟出重力,只能靠旋转产生重力,也就是上面那个哥们说的。当然了,力臂越大,受到的离心力就越大。但是要设想一下,一个5KM长直径1米的物体容易“断”那么一个5KM长~直径1000米的物体你呢?“断”肯定是不会,只不过再其内部的人再突然加速的时候,会感觉到作用力的纯在(做电梯的时候大家大多数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感觉)但是几百年后~有了内部模拟重力了的话呢?所以说,一切的科学都不是科学,因为科学的纯在,就是用来被推翻的。如果没有幻想,没有离谱的幻想,人类可能到现在还只是停留再地面上的,不要说能飞上天了,更不要说能“登月”了。
我很欣赏lz严谨的作风!
我们这里还有很多人嘀咕着为啥不可以做15km、30km的飞船。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1.游戏设置在10000年后的未来,其推进技术、材料技术我们可以大胆想象,想多强就有多强。
2.既然是模拟类“写实”游戏我们又要满足那么一点严谨,又不能抹杀玩家的欲望,所以这样的设计还算合理。
奶奶的,谁说要做15KM,30KM的船。现在做个3000+M的都累的我半死。在丰富细节。。。。。NND
小露很棒棒哟,其实数字是虚的,等量放大就行了
呵呵,我也可以设想一下:XX年后,人类早已淘汰了原始喷射引擎,更不用提可笑的化学动力系统,空间扭曲引擎成为主流,在战斗中则依靠超短距相位跳跃引擎获得机动能力,由于无需喷管,飞船通常被设计成碟型或球形。
二楼的哥们对于机动性可能不太理解,通俗的说就是想停就能停,想走就能走,同步地球卫星总以每秒几十公里速度移动,可我们不能说它机动性高,因为它的轨道是固定的,高机动就意味着瞬间能获得较高的加速度或角加速度,加速度与质量的积(不要较真,可能表达不准,有兴趣的自己分析吧)大略等效于舰体所受的力,所以质量越大,这个力越大,对于5Km的东西,这恐怕是个天文数字了(估计,同样不要较真)。
虽然我们没办法完全想象未来,不过我们至少可以依照宇宙和人类自身的组织形式估计一下,以氢为基础的聚变能是宇宙的主要能源,气液固态是人类能够生存的物质状态,那有些框架就不太好超越了。
最少的材料,最可靠的办法做最多的事情永远是工程学追求的目标,“大”本身就违背了这一信条,“大”是种代价,为的是办不“大”就办不到的事,切记切记
偶可能太认真了,即使游戏里,也无法忍受太过离谱的东西,这样不好,不好
哈哈,10000年后这一设定解决了所有问题
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与楼主的观点强烈握手,但是我觉得5km的船还不算大到难以接受,其实楼主担心的主要是材料强度能够负担的应力承受力,不过这些因素核心制作人IA早有考虑,楼主完全可以放心,姿控侧推的表现显然要真实于EVE的(我曾在EVE中见识过万王规模的舰船出站时1秒内完成180度回转= =),也没见EVE玩家的诟病~
:7_486:
空间题材偶比较感兴趣,希望给参与设计开发的人一点启发,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