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的制作

转自百度贴吧

导读]没有维塔数码,没有索尼,没有幕后那数十家公司和近2000名工作人员,《阿凡达》还和14年前一样,是个剧本。
电影史上从来没有一部影片像《阿凡达》那样拥有如此多的幕后功臣。

20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估计,它可能刷新史上最卖座影片《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记录。截至1月10日,《阿凡达》全球总票房达13.3亿美元,2/3来自海外,在所有影片总票房中排名第二。《泰坦尼克号》同样是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杰作,敛金18亿美元。

令人震撼的不只是电影本身。有人在开心网上写下观感:“演职员表伴随着片尾曲像文字海啸一样滚动而出,填满了整个屏幕。”这个密密麻麻、白底黑字的名单滚动了7分钟之久,让他“一想起刚刚那160分钟,就会觉得这些英文字母是那么的耀眼,让人有种为所有这些创造奇迹的人脱帽致敬的冲动。”

凭借《阿凡达》站在镁光灯下的远不止卡梅隆。几乎一夜之间,原本只是电影视觉特效(Visual Effect)爱好者心头好的维塔数码(Weta Digital)、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成了热门名词,尽管大多数观众说不清它们的技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赞叹那些梦幻画面的制作者。

事实上,时长160分钟的《阿凡达》每帧画面平均耗费4万个人工小时,60%内容靠CG(Computer Graphic)合成,40%靠演员演绎。要做到两者浑然天成,光靠维塔和工业光魔无法办到。

《阿凡达》是卡梅隆的梦想电影,他是个科幻迷和技术狂人的混合体。1995年,他写就了这部长达82页的剧本,讲述当地球沦落为暗淡荒原之后一名瘫痪士兵去一个遥远的潘多拉星球执行任务。新物种阿凡达是具有人类意识、并且可以完全远程控制的混血生物体。

卡梅隆认为电影《阿凡达》将是他继《泰坦尼克号》之后再度问鼎之作。要让阿凡达栩栩如生,不能再靠演员化妆,而是要靠计算机设计出来。这意味着,要很多钱、时间和卓越的计算机设备。

当时,卡梅隆自己于1993年创立的特效公司“数字领域”(Digital Domain)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这样的技术根本不存在。就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泰坦尼克号》的酬金到了。7500万美元,1998年拿到这笔钱的人完全可以游戏人间。

执着的卡梅隆飞到日本东京,与索尼高清晰相机部的工程师面对面交流。最后索尼同意将专业级高清摄像机上的镜头和笨重的中央处理器分离,用电缆线连接。3D摄像机由此从传统的204公斤变成23公斤,且是双镜头成像。摄影师轻松多了,更棒的是,索尼同意为新机器建一条新生产线。

光有索尼还不行,3D摄影机的开发同样得到了松下、IMAX等公司的配合。卡梅隆的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摄影机Virtual Camera。经过计算机后台处理,从这种摄影机的镜头看出去,卡梅隆看到的不是男主角,而是他3米高的蓝皮肤化身;不是灰色的树模型,而是繁茂的潘多拉雨林。

经过反复测试,他的团队研发了“脸部图像捕捉技术”,该技术能让导演捕捉到演员脸上最微小的表情,并对应“移植”到计算机里的CG人物中去。很快这种技术随之应用到人物全身和周遭环境的拍摄中去。

在《阿凡达》的拍摄现场,舞台四周放置了120台固定摄像机,能够以毫米为单位一次录制所有演员的3D运动—卡梅隆可以随意渲染出任何一个角度的镜头。美国特效公司“巨人工作室”(Giant Studios)承担了《阿凡达》中人物动作与表情捕捉的任务。

更重的担子交给了维塔数码。这个新西兰公司因为在《指环王》里制作了咕噜这个角色而闻名世界,但他们很快意识到卡梅隆的《阿凡达》是史无前例的大制作,承诺将全力以赴。仅仅完成所有主要人物的动作“移植”工作就花了维塔数码一年的时间。卡梅隆更邀请到乔治?卢卡斯和他的工业光魔加盟,这个在1977年就以《星球大战》震撼所有人的特效公司和维塔数码一起分担了《阿凡达》的大部分CGI制作。

所有大型特效公司都被调动起来,《午夜凶铃》的制作者“像素解放阵线”(Pixel Liberation Front)任务则相当细节化:负责设计军用飞机的监视器和飞行仪。为此像素解放阵线参考了最新型的军用飞机,比如F22、F35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最后为整部电影贡献了超过220个镜头。

大师可不仅仅在美国。在《黑客帝国》中设计制作“子弹时间”效果的法国BUF同样负责CGI制作;印度公司Prime Focus则负责设计一个重要场景—喧闹的军方控制中心,公司为此派出了一个90人的团队。

卡梅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阿凡达》出现之前,杜比降噪技术已经应用在惊世骇俗的《发条橙》里;“蓝幕技术”已是拍摄电影的常规手法:演员只需要在一块蓝布面前演绎,然后电脑把场景合成,便可置身神奇世界;而在《指环王》里,588台配备英特尔“至强”芯片的服务器让20万个虚拟人物各自为战。

但《阿凡达》让所有人震惊不已。在拍摄中期,斯皮尔伯格和维塔数码的创始人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前去探班,称即便影片尚未完成,已“无与伦比”。

在那缓缓升起的巨型演职员表里,一共有48家公司,1858位工作人员。

让我们走进这个银幕上的技术传奇吧。

电影院看3D版简直帅呆了~~

一个词,帅气,WOW白应该给演员表下跪了。。。

可惜演完了我就走了,早知道我也应该看完7分钟的滚动字幕

一个nb核心+全球精英的智慧结晶~

可惜这种东西只能在电影院看………………

孩子们,不急不急,家庭版放映设备肯定很快就有的
不是已经有不少3D游戏了么~

难道说 fmg已经老了…?

据说大陆要限制阿凡达了…
同样一部片子,外国人展现的是合作与梦想,中国人展现的是…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vie 讨论区 】
【 原文由 apis 所发表 】

內地接近中影公司人士昨對本報證實,中影公司近日向各地發出指示,要求在本周初撤下
《阿凡達》 2D和膠片版(即普通版),僅保留 3D版繼續上映。

因內地 3D影院不多,該指令實際是限制《阿凡達》在更大範圍繼續傳播。該人士稱,有關
決定來自國家廣電總局,「可能是帶有政治性的決定。」據悉,即使是 3D版可能也只能放
映三至四周。《阿凡達》是在本月四日開始在內地上映。
消息透露,中宣部近日也發出指示,要求各地宣傳主管部門管好媒體,不要再炒作《阿凡
達》掀起的熱潮,並正確引導相關輿論。中宣部同時要求,媒體娛樂新聞報道重點,應轉
到即將在全國上映的國產巨片《孔子》。由香港明星周潤發主演的《孔子》將於本月 22日
(周五)在內地各地同步上映。
北京影評人劉毅認為,中影公司和中宣部同時出手截擊《阿凡達》,原因之一是該片在內
地上映短短半個月,票房已近五億元人民幣,打破內地影片吸金紀錄;當局要扶持國產片
,不想讓一部進口電影佔據太大市場份額;另外,《孔子》是獲中共高層力捧、被定為「
主旋律」的獻禮影片,當局不想讓它被一部外國進口片搶去風頭。

幸好啊 幸好 上周刚看完阿凡达

其实我不喜欢周润发 真的 自从看他一身王霸之气的拿把大喷和 冲锋枪对砍 我就不喜欢他 (发哥的影迷表喷我… 不过想喷我也没办法… 嘎嘎)

最后 ls 的兄弟 那个 这类东西也稍显敏感(我感觉是) 所以呢 为了论坛 以后就在qq群小讨论下好了 放到这貌似显眼了点…

我啥都不知道:7_475:

伊?还有QQ群的说…
;A064;

恩,马哥说的对,我以后注意~~

=====================================
唉,想和喜欢的女生一起去看这片子,所以一直忍着没去。结果突然听到这个消息,难免激动了些…
某XX真是让人tmd想犯罪啊…

谢谢你提醒我,继续下载阿凡大

阿凡达是什么可以吃吗:7_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