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0首飞,揭开如山真面目

各位老鸟来谈谈,T50的气动布局和隐身性能
个人觉得T50的进气道可能会影响到隐身性能,当然这张图无法看到侧面,无法做更多的评论
资料:
。F-22 不光采用了弯曲的进气道(但弯曲程度不及B-2 ),还采用了介于机侧和翼下进气口之间的所谓Caret 进气口。这个Caret 进气口不光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同时向后斜切一刀,还将矩形的进气道截面扭转成斜菱形的,避免了侧面的直立平面。Caret 进气口在垂直方向的向后斜切一刀可以和F-15 的楔形进气口相比,在大迎角时具有将迎风气流兜住的作用,有利于发动机稳定供气。在水平方向向后斜切一刀则避免了唇部和前进方向成直角。然而,这样复合地斜切,加上进气道侧面和菱形机头的折边相当于边条,对进气口的气流场设计和整个飞机的气动设计要求很高,弄不好要弄巧成拙。Caret 进气口整个侧悬于机身,和机身的空隙正好作为边界层的泄流道,在机翼上表面开口泄放。取消的A-12 攻击机的进气口也属于Caret 进气口,当然A-12 没有超巡的要求。

很遗憾 不懂空气动力学~

明明是说T50的,怎么全是猛禽的资料= =
T50从外形上看,像是猛禽和金雕的混血儿,继承了苏系典型的硕大机体特点。
目前的隐身技术还是以外形技术为主,主要还是针对正面和底面的,其次才是侧面,至于顶部,成本比较高,所以通常都是比较畏惧预警机的。
倒是电浆隐身技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正式通过入役,这个比较期待的,是依靠机身表面的电浆层吸收各波段的雷达波,预计吸收率会超过99.5%。

那是电离子隐身……国内学术界可不会用“电浆”这个词:7_624:

从英文翻译过来,电浆倒是比等离子更符合原意。

那电浆是什么意思 呢

可是你没看出进气道完全没有隐身处理,可以说是su27差不多,也没有进气道弯曲的设计,那样会影响正面隐身,而f22的进气道不但有弯曲,而且有双切面
t50的感觉除了菱形机头,完全就是苏30的改进版,令人失望

题外话,如山和庐山差很多…
还有,其实会公开的照片等技术,绝对都不是最先进的

我只是在说,目前的隐身技术只是在机身外形和表面涂层上想办法,并没有肯定T50的隐身性能,因为手里没有相关的数据,况且,官方只是说T50是俄军的4代战机,没有强调其他更多的。
目前的隐身技术可以破解,而且方法手段很多,不像等离子技术那样高效。

T50首飞了~
都不知道进气道里装了什么﹖XDDDD

左進氣道及機翼特寫

T50與F22機腹的差異

我们的什么时候出来?:11_590:

今年已经试飞成功了,就是没有公开= =

谁告诉你的:11_588:

我在天上看到個UFO,上邊有個大大的河蟹標志,見我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