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地方我算是新来的,有些人在这里真的是大虾级的,所以如果我下面有些用词或者说法有冒犯之处,尽请见谅包含。
其实这个论坛成立的时间至今已经有大概有半年,有一些的名气也渐渐出现,但是对于Infinity这样如此有前瞻性的游戏而言,以国人的那种追捧速度,其实这地方感觉还是很冷清,原创作品有限,东西不多,很多人注册只是要下载个ICP之后就走人了。目前我们可以看到Infinity的运作其实渐渐走入正轨,目前已经有迹象可以看出Infinity是个很有野心的计划,他的资料量将会非常庞大,为了应付如此庞大的资料运作Infinity很聪明的使用了社群的帮助,利用大家来提供作品来优化美术这些内容,这点给予我们一个相当的机会去介入这款未来游戏的开发过程,对于许多人而言这是一个相当新颖的经验和机会,去直接参与一个游戏的开发。
Infinity算是一个有历史的开发计划,在国内外也有相当的知名度,崭新的游戏概念,全新的游戏体验,独特的无接缝技术;但是,巨大的资料量以及庞大游戏内容需求,不稳定的技术,仰赖社群的开发力量造成商业化的争议,更像是个兴趣作品而非是一个商业化程序,缺乏直接法律明文的背书,模糊的贡献制度,欠缺创作者版权权益的规范,以及对于我们中国Infinity,语言的直接障碍,跨国法律的裁定权问题,以及国内险恶的创作环境。所以,他是个野心很大但是同时也是个风险很大的计划。
这篇文章主要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些方案和问题来:
1.推广Infinity的同时,保障我们中国Infinity的实际权益
2.对于原创作品,我们应该给予这些创作者的保障,同时也保证这些创作者在国内的版权问题->版权转换等动作问题
3.管理的调度增减,必须训练,新血招募,保证一个有效率的管理团队
4.Wiki,画廊,论坛其他额外服务等硬体设施的内容建设以及加强
5.一个更公平且更透明化且更详细的贡献统计制度
6.考虑到Infinity未来可能也有可能遇到不了了之的问题之论坛未来运作的走向之永续发展
7.考虑到Infinity可能未来会找其他更有资金力量其他国内公司,居时我们的权益保障,重新定位,是否要交出经营的服务以及相关业务
8.宣传,公关,等等提高论坛知名度的措施
9.寻找有潜力的原创作家,做为论坛的"坐镇"设计师团队
.
.其他更多问题
目前我个人认为,较高优先权的应该是WIKI系统的内容优化以及建立,并不是因为这是我提起的计划,而是WIKI是个非常强大的资讯系统,但是纵然他强大,不过因为维护和经营其实需要心力,且有个很重要的地方是他需要长久时间来经营,像Infinity那么巨大的野心游戏,可以预见他的资料量会非常巨大,WIKI这种特性的系统,搭配论坛特性的配合,可以经营出很好的资料互动。
同时也因为WIKI的特性,我们可以写进许多跟科幻有相关的条目,且我们具有的技术内容以及设计作品,假如那天Infinity官方抛弃我们了,或者他垮了,我们一样可以快速转型成为其他科幻的主题论坛和创作品论坛,一样可以永续发展。且就算Infinity不要我们了,他找国内的代理商,国内的代理商也不可能准备的起和我们一样的WIKI资料库和我们创作人员,本身我们就具有资料以及论坛人气优势以及最重要的原创作品。
WIKI是比较静态的服务,论坛就是比较互动的地方,目前我正在制作一个discuz的差件让WIKI和论坛可以有效整合两者,达到更好的效果。
话说WIKI优势虽多,但是呢,国内绝对不会有代理商会想要搞这种东西,因为这种东西要运作起来要花心力,何况国内代理商都是直接捡人家现成的游戏去代理,而我们是在游戏开发初期就长久进行了许多参与,代理商是绝对没有心思去做这种无偿的资讯创作行为,更不可能有眼光去发觉这些系统未来的潜力,使得我们拥有WIKI系统,就具有相当的优势。
不过,许多管理团队的人都不会操作WIKI的代码,其实WIKI代码不难,多操做几次就可以学会,加上有现成的工具可以将他从HTML和WIKI之间转换,所以我觉得WIKI的使用方法应该是每个管理成员必须要学会的基础知识,而且到最后的结果应该是要精通,所以我也觉得WIKI的使用我们必须要更积极的对待。
以及接下来是我对于翻译一直很有意见,我之前在群里说过,不需要100%逐字全翻,本身英文和中文就是有很大的语文差异,这样翻译语言逻辑上会造程缓慢判断,我们不是在写教科书,不用逐字如此谨慎,且何况,逐字翻遇见一些特殊用法,铁定翻错;我的意思是说,翻译的单位不宜是单字(word),而是数句(sentences),也就是说,依照整篇意思来翻,因为我们要传达的东西其实是一样的,何况,老外的文章废话很多,因为英文需要完整的交代前后的状态,但是中文不需要。
这样可以加快翻译内容,还有一点就是遇见专有名词,不是跳过,而是留下来,比如说"这模行的第一层shader应该是要为diffuse,而不是bump,第二层应该是glow…",何况许多英文的专有词汇,我们把他硬翻译成为中文,反而会让想要使用他的人看不懂,且有一些一字多意的名词,不必太认真…
至于之前我一直强调的版权问题,创作者保障,我们保障,其实现阶段来说太早,因为没有太多东西出来,现在应该是要强化硬体设施的建设,也就是硬性环境的营造,至于那些软性的措施,现在不急。
还有,真要跟帖,至少跟一些"有意义的"回应,不要那种两三句话就敷衍的回应,我都打那么多字了,你们都翻译那么多篇了,也打了那么多,大家给点更有意义和建设性的意见吧。
以上 2007 12 1